戳雜誌 POKE

“從平面到身體實踐的練習:
透過訪談設計,培養轉譯能力。”

課程:設計企劃與行銷
讀本:百工裡的人類學家
材質應用:設計

從路上觀察到考現學,策劃生產一個刊物專題如同「媒體+人類學」兩種類目的觀察練習,「訪談」是身體實踐的田野,「設計」便是從田野實踐的材料中找出脈絡,透過書寫與視覺進行「轉譯」。

參與者:林姿君、耿建齊、林倍妤、許丹柔、童詩穎、黃韻嘉、黃韋翔、黃冠雯、許良謙、余致頡、王詩婷、章 皓、陳伯函、廖奕如、李薇


《戳》編輯群:廖奕如、林倍妤、黃冠雯、許良謙、王詩婷、陳伯函、李薇

《戳》,比摸還要深刻,但還不至於刺穿。

《戳》,是比撫摸更深刻、比刺更溫柔的觸摸方法,就如同我們不只經過那些令人好奇的事務,我們詢問、探訪、撰寫,戳進去,讓指頭更靠近核心,感受表皮底下的秘密,也許能摸索出肌肉的走向,也許會猜到骨骼的形狀。(刊物主編|廖奕如)


文/詩婷.圖/良謙

啊!現在是何年何月呀!
不久後我被迫離開了我們的家園,你學校的同事幾次來慰問過我,我簡單帶著幾件衣裳,裝著皮箱,無聲無息地消匿在這個被哀傷淹沒的地方。

搔搔頭,又是幾根白髮掉下,這幾年到處打聽你的消息。
我告誡自己,別再這樣堅持了。
早些時候,消息已經傳遍鄉里,當初被帶走的那批老師已被執行槍決;
感性的自已,卻不斷地相信著你不會食言而肥,一定會回來與我牽手漫步。

當時帶在身上的行李多已變賣成現金,唯有那皮箱我仍然提著。而它已殘破不堪,我的臉也已爬滿皺紋,我聽見他們稱我為「拾荒阿婆」。

最近走到一排空屋中停留,稍作整理。哇!就是這樣就是這樣……我們的床、我們的桌子、還有留給你的書桌。
我都打掃好了,等你回來帶我散步,田裡的稻草茵綠,空氣中有著泥土的清新,快回來吧快回來吧!
好……好……今晚我先睡,睡醒了,你就回來了。

闔上眼,你的臉龐清晰,如當年一樣俊俏無比。月光透過殘缺的窗花灑落進屋,星辰依舊美麗⋯⋯

(註:此文為採訪六甲區珊瑚路上一座「無名墓」後,以真實故事改編之短篇小說節錄片段)